劉向雷在工作中 南航供圖
少時經歷能源短缺、電力供應不足,遂立志解決國家能源問題。海外成才后主動放棄國外高薪,取得博士學位的第二天就飛赴祖國,到南航投身變革性能源技術研發。近日,南航能源與動力學院劉向雷教授獲評全國首屆“工信杰出青年”。夢想的力量有多大?劉向雷用他的行動為我們驗證。
海外博士畢業后,立馬回國投身科研
“小時候家里經常停電,燒火做飯沒有煤炭了,就要去撿樹枝、樹葉來生火做飯?!边@給劉向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埋下了立志解決國家能源問題的種子。
2011年,劉向雷從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畢業后,赴國外深造。拳拳赤子之心,讓劉向雷在國外求學的日子始終關注著祖國的發展,“出國留學目的就是更好地回國服務”,劉向雷如是說,博士畢業之后,沒有絲毫停留,選擇立馬回國,加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繼續他的科學研究事業。
劉向雷主要從事先進儲能技術、航空航天器熱推進與熱管理、太陽能光熱利用與燃料制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來,劉向雷致力于攻克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轉化與儲存面臨的效率低、成本高的難題,這一研究方向在推進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將發揮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作為一名青年學者,劉向雷圍繞國家雙碳重大戰略和工信部“加快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部署,提出了全光譜太陽能光熱轉換與仿生相變儲熱一體化方法,發展了太陽能直接驅動熱化學儲熱新技術,推動太陽能驅動二氧化碳合成清潔燃料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創新是劉向雷在科研中始終堅守的方向,“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需要有一股永遠追求突破的闖勁兒?!弊鳛橐痪€科研人員,劉向雷從不畏懼接受挑戰,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江蘇省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專項項目等千萬級國家及省部級重大項目。相關成果被國際著名學者評價為“新概念”“有效策略”“創新性想法”“儲能密度顯著增加”等。
少年時種下的一顆解決國家能源問題的種子,經歷過風雨的考驗,如今已茁壯成長。
瞄準科研難題,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剛開始選擇研究方向的時候,劉向雷就瞄準了國家亟待解決的難題,這樣的選擇注定了他要走的是一條艱辛的路。他深知,發展變革性能源技術不僅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也是新型裝備研發的根本。傳統能源保障鏈條長、能效低,難以滿足裝備向空天、深海等領域拓展,迫切需要發展新型能源技術。劉向雷帶領團隊研發了瞬態高熱流密度設備高效熱管理技術、空間太陽能多模推進技術等,為空天大功率裝備研制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眾多頭銜的背后,劉向雷卻評價自己:“天分一般,還算努力”。來南航工作的七年間,工作到深夜、周末加班已經成為常態?!袄劭隙ㄊ抢鄣?,但是每次看到實驗有推進,就覺得所有的累都是值得的?!眲⑾蚶渍f道,支持他一直向前的動力就是不斷攻克難題,“以勤奮之姿成就‘開掛’人生”,是同事們對劉向雷的評價。
近年來,劉向雷多次獲得各類表彰,榮譽的背后是更多難為人知的艱辛?!翱蒲许椖繘]有很輕松的,需要處理的問題有很多。有時候問題沒解決,晚上躺下來都睡不著?!泵鎸Τ煽兒蜆s譽,向來低調內斂的他淡然地表示,這些是對自己過去工作的肯定,也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做好工作。
培養優秀人才,與學生一起進步
科技強國是一場接力賽,身為高校教師的劉向雷深知不僅要做好研究工作,還要肩負起為黨和國家培養優秀人才的重任。工作以來,除了擔任研究生導師,他也一直擔任能源與動力學院本科生班主任,全方位關心同學們的思想、學習和生活,規范自身言行,做學生釋疑解惑的引領者、追求知識的引路人、錘煉品格的示范者和航空報國的新先鋒,獲得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短短幾年內,他所培養的本科生中獲校長特別嘉獎1人次,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領域國際頂級論文2篇,并受到國內外學者高度評價。指導學生獲全國節能減排大賽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全國能源動力類專業百篇優秀畢業論文1篇,江蘇省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二等獎1項等。
劉向雷總是循循善誘,面對學生的不足,他選擇陪著學生一起進步,他常跟他的研究生們說:“當你回首時,你絕不會因為你曾經努力奮斗而后悔,只會后悔當初不夠努力”。這句話常常激勵著學生不斷砥礪前行。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